導遊小哥哥說,來到敦煌一定要來看莫高窟。
我們沒提早在官網買票,現場也沒票,
貼出公告請我們到另一個售票點去買"應急票"。
一般的票價是人民幣200元,可以參觀8個洞窟,兩部前導影片可觀賞。
(總共有60個洞窟,編排成8-12條路線,由導覽員帶著約20名民眾前往洞窟,
就算是同一天入場的民眾,不同路線看到的洞窟也不同。)
我們買的應急票是半價100元,可以參觀4大經典洞窟(94號、96號、 100號、 148號。)
買票需要拿台胎證,實名登記。
然後售票員說了一連串幾點要去哪裡搭車,
我聽了聽,轉頭問導遊:「你有聽到她說什麼嗎?」
導遊點頭後,我就放心離開了。
雖然講的都是中文,聽完後都會產生黑人問號,啊?在說什麼啊?
買票後,等待的時間,我們吃了午餐。
西北的牛肉麵實在讓我太驚訝了,
肉怎麼那麼小塊那麼扁啊。
還曾經還吃過一碗,牛肉就好像泡麵調味包那種肉的大小啊!
吃完超少片牛肉麵後,我們前往接駁車搭車地點。
為了保護莫高窟,我們無法自行開車進去,全部的人都必須搭接駁車。
這邊排的全都是應急票,只能看四個窟。
人真的是超級多的。
搭車前先掃門票,如果是搭十二點半的車,
一定要提早至少半個小時去排隊。
而且不止刷門票,還要拍臉部的照片。
天氣很好,太陽很大,遮蔽物少。
除了防曬,還要帶水。
從停車場往莫高窟石窟中會經過道士-王圓籙的塔。
而在另一個臨時出口,有藏經洞的陳列館。
在又見敦煌舞台劇中,王圓籙發現了藏經洞,領著鄉民塗上紅土,
將數以萬計的經卷、文書,賣給了各國考古學者。
這些從王道士手中取得了大批珍貴文物,有一部分目前陳列在大英博物館。
歷史上,有著許多對王道士的不諒解。
莫高窟又俗稱千佛洞,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。
歷經了十六國,看盡了歷代的興衰。
目前有的洞窟有735個,而今天我們不過也才看了四個。
這是世界上目前規模最大,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。
如果對歷史有興趣,莫高窟真的是個非常有故事有文化的地方。
這邊排隊的群眾是可以看八個洞窟。
由導覽員一隊一隊帶進去參觀,沒有燈,由導覽員帶手電筒掃描牆上壁畫。
而我們的應急票在另一邊排隊。
四個洞窟中,
不容錯過的是莫高窟九層樓,
這是第96號洞窟。
洞窟內有一身彌勒佛像,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。
為了保護古物,洞內不能拍照,
是一壯觀建築,一進去洞內,眼睛平視的是腳指頭,
頭要再往上再往上抬,才能看見整尊佛像。
印在門票上就是這彌勒佛。
不過人太多,根本無法獨照啊!
門外有講解員,述說這洞窟的歷史。
我覺得解說員也要有遮蔽處啊,講那麼多回,講完都曬傷了吧!
莫高窟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洞窟依山而建,一開始莫高窟的形成,是一位僧人路經此山,
突然見金光閃耀,如現萬佛,於是就在豈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。
因在沙漠的高處,故取名為「莫高窟」。
朝代轉變,物換星移,尤其是隨唐時期,因為絲綢之路的繁榮,
莫高窟更是來到了興盛時期。
但元朝以後,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,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。
直到1701年後,這裡才重新為人注意。
可是在近代以來,莫高窟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,文物大量流失,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。
甚至有人在洞窟內,刻上某某某到此一遊的字樣。
因為風化的關係,許多壁畫也開始氧化變黑、剝落。
因此近年來由敦煌研究院,用科技的力量,開展治沙工程,
也由於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會產生潛在性破壞,因此才對日常參觀人數加以限制。
若有計劃前往莫高窟,建議先前往官網了解目前買票的方式。
如果可以,希望可以買到門票200元,可以觀看兩部主題電影。
離開前,還可以免費參觀
敦煌研究院史陳列館,
石窟文物保護陳列中心,
與莫高窟美術館。
我們參觀的應急票,無法看到王道士發現的藏經洞,編號16窟。
在1900年,王道士為了保護莫高窟,四處籌集錢財,進行大規模清掃。
卻偶然發現了北側門道壁上的一個小門,
打開後出現一個方形窟室(現編號為第17窟),
裡面有歷史的文書紙畫、絹畫、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,
這就是著名的「藏經洞」。
莫高窟藏經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發現,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絕本。
這些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歷史,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,
並由此形成了一門以研究藏經洞文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——敦煌學。
後人對王道士的批評,卻也不能否認他發現藏經洞的功勞。
在維基百科中,看到關於王道士的故事,我卻覺得他受委屈了。
斯坦因說:王道士將全部的心力,都投入在這修復的工程,個人從未花費裡面的一分一銀。
而且當初斯坦因提到:
「我曾經給王道士贈送了一點銀錢,只有75兩,可是這個數字被誇大到10萬銀圓,村民們因此去找王道士,要求和他分享這筆錢。王道士當然拿不出這筆現金來,於是村民們就以死來威脅他。王道士只能裝瘋賣傻,才躲過了這場災難。」
根據相關史料記載,當時西方人來到中國帶走文物的時候,是持有當地官方開據的許可證的,並且一路受到了官兵的保護,王圓籙本身並沒有能力拒絕他們。
胡適曾在演講中提到王道士時說,王道士一開始並不知道經卷的價值,最初以經卷能夠治病為由向附近居民售賣,把經卷燒成灰燼和水讓人吞服。
這裡的說法與之後王道士低價賣出經卷給斯坦因可以銜接,說明王道士對文物價值一無所知。
而且在王道士發現後,曾向政府反應,卻沒得到重視,而這消息才引起了西方探險家的興趣,
才有了販賣給別人的機會。
也因為如此,
這些作品都還能放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。
後來朝延才在10年後,將這些經卷從敦煌運回了北京。
啟運時清點還有九千多卷,三個月後到達北京,只剩八千餘卷,
目前存放在京師圖書館。
這麼看來,這些文物被外國人帶走,也不無是一件壞事,
至少還可以保留下來。
1931年,王圓籙去世。有一說王道士晚年患有精神異常,其實他只是裝瘋賣傻。王圓籙去世後,他的弟子為他修「道士塔」。
這份罪名也不該只有王道士一人扛。
在莫高窟中,還留在我心中的,
就是王道士的故事。
敦煌研究院官網:https://www.mgk.org.cn/page/faqList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