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塔爾寺前往青海的路上,海拔一路上升。
我們彎過一圏又一圏的山路,來到海拔3820公尺高的拉脊山停留,
這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分界線。
拉脊山從古至今是內地與青藏高原之間主要的交通要道。
從西寧通往塔爾寺、日月山、青海湖、茶卡鹽湖的必經之路。
行經的旅人,還有一目的是要來看那萬神之殿。
在這分界上,有一建築佇立在高山,有著"青藏第一關"美稱的「宗咯拉則」。
拉則的意思是,藏區的山口、山坡、主峰、邊界等處用土石所堆砌的石堆,
在上面插上長竹竿、長箭、長木棍、長予,還有經幡的建築。
宗喀就是宗喀巴,是藏傳佛教一代祖師,誕生在塔爾寺,燃燈節也是為了紀念宗喀巴的圓寂而設立的。
色彩鮮豔旗幟的萬神之殿,有一種富麗堂皇的美,是中國最大的「拉則」建築群。
殿內有三層,其中第三層為釋迦牟尼佛、宗喀巴大師、蓮花生大師壁畫。
我了解自己對於宗教的認識並不深,出國前我只知道釋迦牟尼佛。
從尼泊爾與印度經歷一場宗教洗禮後,
赤腳感受在蘭毗尼莊園,摩耶夫人生下釋迦牟尼佛的地方,讓我更認識佛祖的生平。
而尼泊爾導遊星星,與我分享了蓮花生大師在尼泊爾閑關的山洞。
那是我第一次聽到蓮花生大師的名字,在我心中已埋下一顆種子,
而今,原本以為我來青海只是看看漂亮風景,感受青海大草原的遼闊。
卻在宗咯拉則,見到了蓮花生大師的名字,也讓我想起了星星曾經說的話,
我想這就是旅行中無形中的潛移默化,不只是對宗教的認識,
還有一次次在旅途中產生的疑問與心中的對話。
這裡有大小氂牛,跟小隻拍照,要人民幣五元。
不管大隻小隻,都好可愛。
短暫停留後,我們繼續往青海湖的方向前進。
路邊的風景,由山景轉化成青海大草原。
廁所就是那由白布圍起來的地方,有些上面會寫上一元,表示要收費。
原本是晴朗好天氣,又突然下起了雨,再往前開,竟下起了冰雹。
遠方的山頂已積了雪。
大草原的天氣千變萬化。
原本晴天,又突然下雨下冰雹。
又再往前開一點,又變好天氣。
一座座的游牧民族的帳篷出現在眼前。
我們的午餐,停留在一處的帳篷內食用。
這是他們的房子,也是做生意的店家。
白天接待來往旅人,晚上就是遮風擋雨的家。
老闆娘包著頭巾,這邊風很大,臉都會吹得紅通通,
很佩服她們生活在這邊,原始與文明,我們存在同一個時代,卻有種絕然不同的生活方式。
右邊是他們的床,不曉得他們怎麼洗澡。
百度說,古代的游牧民族,一輩子只洗三次澡,出生、結婚、過世。
我真的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啊!
中間長柱子是暖爐。
外面風好大,但在帳篷內,風透不進來,有一種頭髮得到喘息的空間。
導遊小哥哥幫我們點了,酸奶、奶茶、青粿土司、辣牛肉乾、藏族特色的糌粑。
其中最討喜的,應該是大家拿在手上像麵茶口味的糌粑。
最挑戰的應該就是這個酸奶。
加了糖就好多了,我還可以接受。
不過不會主動買來吃,哈哈哈。
我也想試試酥油,不過老闆娘說我會吃不習慣,別試了。
其實沒吃很多,但不知為何就好飽,吐司還要照分配的。
生活用具配備表,奇怪,沒看帳篷內有電視。
一路向青海湖,路上會遇到氂牛,也會遇到牧羊人騎著摩拖車趕羊。
還沒到青海湖,沿路的風光明媚,
沒有高樓大廈,沒有磚瓦巷弄。
在青海草原中,感受到,世界何其大,
生活的方式不只一種,走出來,才能看到更多的不一樣。
留言列表